【三下乡】重访红色景点,擦亮惠州红色名片

发布者:陈丹妮发布时间:2022-09-16浏览次数:37

       惠州市红色景点丰富,红色精神一直流淌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为学习惠州市红色文化,我院惠声惠色队于2022年8月10日至8月15日前往惠州市部分红色景点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

第一站:邓承修故居

              邓仲元旧居主题文化展示馆

       邓承修故居,又名壶园,建于清光绪初年,建筑仿北京四合院布局,屋内装饰、木雕、彩画都采用客家民居传统工艺,目前已布置为文化展示馆,展示“铁笔御史”邓承修刚正不阿的一生。

       邓仲元旧居与邓承修故居仅一墙之隔,2015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邓仲元生于1886年,曾任广东军政府陆军司司长、粤军总参谋长兼粤军第一师师长,参加过广州黄花岗起义、光复惠州、讨伐袁世凯、统一广东等战役,一生积极追随和支持孙中山进行民主革命,培养出李济深、叶挺、陈诚、薛岳、邓演达等著名将领,被称为“众将之将”,其旧居的展览分为“客家子弟,崇雅精英”、“辛亥元勋,护法干将”、“驰聘闽桂,粤军灵魂”、“一代英烈,千古流芳”四部分,重现了民国名将邓仲元短暂而光辉的一生。

第二站:飞鹅岭东征文化遗址(东征纪念园)

      飞鹅岭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南湖西面,东征时,孙中山、周恩来曾于飞鹅岭指挥战斗,现仍存有战壕与机枪掩体等遗迹,见证着当年国共合作之史实。

       由于陈炯明叛变,1925年10月,广东国民政府组织了第二次东征,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并兼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和第一师党代表。10月13日上午9时,东征军开始攻城,东征军伤亡惨重但未成功攻下惠州,时任总指挥的蒋介石主张放弃惠州。周恩来则主张攻城并提出:“攻下惠州,对整个战局,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政治上影响重大,要重视政治。”10月14日下午4时,东征军攻下惠州城,此后,东征军乘胜东进,于11月上旬,取得第二次东征的完全胜利。

       飞鹅岭东征文化遗址在保留当年的战壕、碉堡、碑刻等战争遗迹的前提下,另设了登山楼、停机坪、国民革命军东征战士群雕和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等景观,对现有遗迹进行修整和适当延伸。 

第三站: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东湖旅店)

       营救中国文化名人陈列馆,原名东湖旅店,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桥东上塘街70号。全馆面积700平方米,分为“营救之路”、“转移惠州”和“党旗高扬”三大展区,运用文字讲述、图片佐证、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绎等方式,再现“秘密大营救”事件。

       1941年,港九沦陷,几百名知名人士和文化界人士滞留香港,党中央指示广东党组织一定要将他们抢救出来,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中共南方工委、广东抗日游击队等立即投入到“秘密大营救”中。当时,石龙与广九铁路的运输连线被切断,从白石龙游击区出发,无论水路还是陆路,运输都必须经过惠州。故在东江流域数百里的水陆辗转中,惠州的秘密交通站成了地下党组织抢救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的主要中转站。

       共惠阳县委指派的组织部长卢伟如,以“香港昌业公司”老板身份为掩护,在廖安祥等人的协助下,租下东湖旅店一二层,设立秘密交通站,于东湖旅店附近成立了“源吉行”并挂牌营业,“源吉行”为营救行动提供了资金保障。为保护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名人在东湖旅店的安全,地下党组织和东江游击队除了安排内线和外围警戒外,还布置了便衣进行暗中保护。

      秘密大营救是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一起震惊中外的历史奇迹,前后共二百余天,行程超过两万里,抢救了八百多名爱国民主人士及文化名人。

第四站:丰山公园

      丰山公园建于1984年,是一座东江革命历史公园。山顶立着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后的东江革命伟业浮雕墙上嵌着“虎门硝烟”、“誓覆清廷”、“东征奏捷”、“捍卫苏区”、“抗日烽火”、“解放凯歌”6个浮雕。纪念碑前方则有一座纪念广场,广场两侧有六尊在1986年设立的花岗岩人物雕像,分别是虎门销烟参与者、同盟会成员、东江工农革命军战士、中国工农红军战士、抗日战争女战士和解放军战士。

      惠州既以红色文化育人,又以红色文化示人。红色文化深植于惠州,是惠州的重要名片,重访红色景点,学习红色历史,接收红色文化的熏陶,擦亮惠州红色名片,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

      革命先烈们为了今天的繁荣与和平,无私奉献自己的青春与热血,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时刻保持清醒,磨砺意志,以先辈们为榜样勇敢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