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探索塘尾古村落,振兴古时记忆

发布者:张桦钰发布时间:2022-09-02浏览次数:132

    为助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广东财经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伍“来自星期八的掘金组织”于近日前往东莞市石排镇塘尾古村落,开展三下乡实践调研活动。

      中国古村落数量众多且各有千秋,代表着各地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乡村社会的重要文脉。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的关键在于弘扬古村落的独特的文化因素,石排镇塘尾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亦是如此。因此,团队以“探索塘尾古村落,振兴古时记忆”为主题,开展本次实践调研活动。此番调研队实地走访与考察的目的,不仅在于接受百年传统古建筑群的文化熏陶、感受古村落的建筑特色和民俗民风,更是为了探求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古村落,让这段故事被更多人熟知,让这个古建筑文化不被湮没,让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绵延不绝。

第一次实地调研

       团队展开了线下调查问卷访谈。该问卷从石排镇塘尾古村落保护和推动古村落文化传承和发扬出发,以为了解群众对古村落的认识程度、渠道、内容为目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大部分来自该镇,少数来自东莞其他镇区或外省。多数“了解”或“听过”石排塘尾古村落,渠道包括学校组织、媒体、亲朋好友等。多数人认为塘尾古村落应以“保护为主、发展为辅”和“保护与发展二者相协调”。大多数人认为在保护与发展古村落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弘扬特色传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保护和发展古村落而言,几乎所有被调查者都持积极态度。这样的结果令人欣喜,也让团队的第二次实地考察变得更有意义。经此次问卷访谈,团队深入了解了石排镇当地居民对古村落的认识与看法,为此清晰认识到,保护发展古村落、弘扬古村落文化“迫在眉睫”。


第二次实地调研

       随后,团队深入塘尾古村落,感受到了它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与浓浓的乡村人民淳朴之情。来访前团队都难以想象,在如今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坐落着这样一般历史悠久、别有风番的中国传统村落。

       队员们看见了经过修整后的蔬菜果园,瞧见了设施齐全的梅菴公祠,拜访了德高望重的王欢来老先生,心中感慨万千,不由得对这个村落心生敬意。经走访发现,由于时代的变迁,村落里的可浏览性较低,很多祠堂、书室等已不再使用,许多地方长满了杂草,一些钢铁梁木也已生锈发霉,队员们不由唏嘘于此番景象,却也对百年前的此村落充满遐想。

 

       调研中,团队发现古村落中对于“塘尾村史”的介绍较为全面具体,一幅幅画卷文书整齐装裱在宗祠中、陈列在礼堂上,到访的游客们都能很直观清晰地饱览当地历史,感受文化美韵。

       走在青砖石瓦的小路上、穿行在错落有致的古建筑中、望眼于气势雄伟的李氏宗祠,八百多年的沧桑岁月,仿佛弹指之间,在这个充满历史文化故事的村落里,徐徐展开。

      梅菴公祠附近,坐落着村里的养老服务站和游客服务中心,在与村里的老爷爷、老奶奶的交流之中。实践团了解到了当地村民对于乡村振兴的期盼和决心。通过服务中心大堂中央的微电影和服务台处的宣传手册,团队对村落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据族谱《陇西李氏家乘》记载,宋末李栎囚遭权贵排挤,只身由东莞白马逃来塘尾,后李氏逐渐兴旺,塘尾村也于2001年被广东省政府评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了解,塘尾村早在二十年前就已成立了古村落管理所,塘尾人保护旧村、规划新村、修缮文物的举措,既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也有效保护了文化遗产。


调研总结

       综合两次调研情况,如今塘尾古村落仍存在知名度较低、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开发区域过于集中等问题。着手于这些问题,该小队对症下药,结合自身体验为古村落设计旅游路线,结合当地文化创作真人扮演类沉浸式游戏剧本,撰写推文论文进行宣传等。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团队实地考察古村落,走访附近居民,对塘尾古村落的发展做出一些规划和建议,为传统文化事业尽一份绵薄之力。团队将持续关注塘尾古村落的发展,与当地政府保持联系,助力古村落发展与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