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王者,越战越勇。2015年11月19日,由我校广播台举办的第十六届辩论赛复赛在二教119 顺利举办,而我院以490分的成绩对金融学院483分的成绩,赢得了本场比赛,并进入四强。
人辩四金花
在本场比赛中,正方人文与传播学院辩论队,反方金融学院辩论队,就“网络围观有助于还是无助于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展开了口舌之战,我院参加本场比赛的是:一辩廖敏欢,二辩颜笑娟,三辩邓贤瑜,四辩张文丽;并且还特邀了王海传老师、朱晓老师和陈汉来老师来担任本次评委。双方交锋激烈,实力不分上下,可谓强强对决。
首先,开篇立论,时间为三分钟,由我院一辩廖敏欢先行。虽然我院一辩同学开始有点紧张,但依然能够语言清晰,声情并茂的朗诵一辩稿,从“网络围观有助于提高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引起政府重视;督促政府是否将工作落实到位;在围观中使当局反思”共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并且时间把握恰当。而反方金融学院则通过“监督不是围观,网络围观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证,但由于时间不够,被记时员打断。我院一辩的稳定发挥为本次辩论赛赢得了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在开篇立论后,到了不断“设陷阱”与“挖坑”的盘问环节。由我方二辩颜笑娟先行,二辩同学直接盘问对方二辩,以达到使对方认可“网络围观可以提高政府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的目的。我院二辩字字珠玑,咄咄逼人。但反方二辩不甘示弱,对此问题进行了反驳。接下来是我院三辩进行盘问,三辩邓贤瑜同学巧用类比“同等条件下,叫卖的吸引人关注,还是不叫买的吸引人关注”。出奇制胜,让对方乱了阵脚,以进一步论证网络围观可以提高社会热点关注度,使政府注意到事件。而反方三辩则想通过多人数发表的言论并不是一定正确的来盘问我方三辩,但反方三辩被我方反盘问了。二三辩之间的盘问刀光剑影,引人入胜,双方言之凿凿,据理力争,都不愿落入下风。
在暗潮汹涌的盘问中,我院小心防守与大胆进攻结束后,一辩同学要对刚才的盘问进行小结。我院一辩首先纠正对方观点,说明因为网络围观有缺陷,所以我们才要去完善规范他,让他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是一味地否定他。而对方一辩总结网络围观和网络监督有着本质的区别,网络监督有固定的监督对象和规范的监督方式,但网络围观具有不确定性,自由度过大,是阻碍问题解决的。双方小结都切中要害,对自己的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赢得了掌声。
紧张激烈的自由辩论环节开始了,双方各有5分钟,由正方先行。我方先从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网络围观提高了事件关注度。而反方则不断强调发现问题并不等于解决问题,网络围观解决的是事件,而不是问题本身。双方都列出了大量的例子:郭美美案,古雅典的直接民主,微博反腐,雾霾问题等等例子来论证各自的的观点。之后反方又从“有助于”的定义进行了另一个交锋,我方认为“有一点点作用就是有助于”来进行论证。由于反方辩友把握时间不当,导致提前停止发言,而我方还有一分钟以上进行辩护,在自由辩论环节,我方的出色表现,开始了辩论赛罕见的“鞭尸”。自由辩论的激烈紧张让人喘不过气来,双方都是气势逼人,丝毫不让。在此环节我院辩手更胜一筹。
到最后的结辩环节了,所谓战士就是到最后一刻也不会放下武器,结辩环节双方依然斗志昂扬,激情满满。由反方四辩先行,四辩同学首先从网络围观中许多不负责任的言论会大大降低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效率,进而再从网络围观只能解决事件,解燃眉之急,不能深入问题本身进行总结。而我院四辩结辩总结道“我们不能因为网络围观有负作用便忽视了他的正面影响”,并且巧用类比“是药三分毒,但人如果生病了,会因为要有点毒而放弃吃药吗”我方四辩思维清晰,逻辑严密,让人暗暗佩服。
结辩结束后,本场辩论赛也进入了尾声,双方辩手都在为自己能否赢得本场比赛捏一把汗,但紧张的气氛还未消散。在观众提问环节过后,评委开始点评。王海传老师认为“双方要搞清楚解决社会热点问题的对象是谁”“正方在当局这个词的用的不恰当”“不应该打有助于或无助于”“反方时间把握不恰当,并且反方要在一辩的框架上逻辑与论点要清晰”。最后,我院490分战胜金融学院483分,赢得本场比赛,进入四强,希望人文与传播学院辩论队的小伙伴们再接再厉,越战越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