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次抗击疫情过程中,我院教师党员干部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投身相关战疫活动,其中在省级以上的媒体登出有:
1.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马持节教授
文章《汇聚人民力量的国家形象传播力》在中国社会科学网登出,并获得“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的系列传播实践所显示的,正是汇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成功实践了新时代的国家形象传播。用人民汇聚国家形象传播的磅礴力量,需要科学把握一下三个方面:一是科学启发人民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主体意识;二是科学引导人民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整体意识;三是科学构建人民在国家形象传播中的参与机制。
马持节院长文章被“学习强国”平台转载
2.中文系主任、党员许峰副教授
抗疫文章《最可爱的人》发表在《羊城晚报》
作为广东财经大学青果创意写作工作坊的指导老师,许峰副教授的抗疫文章《最可爱的人》发表在《羊城晚报》上。“谁是最可爱的人”,致敬每一个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耕耘、默默付出的人!
许峰副教授表示,假期组织学生开展《我在“战疫”中成长》征文比赛,老师学生一同写,目的不是为了让学生一下子能写出非常出彩的文章,是祈望新时代大学生能够通过书写,体会灾难为人类带来的痛苦,从中成长,以智应援,更珍惜大学的学习时光。
许峰副教授抗疫文章《最可爱的人》发表在《羊城晚报》
3.广电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周敏教授
指导研究生的《中国人故事-守护者日记》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及中国网信办等国家级媒体上登出;指导本科生拍摄和设计了一系列有关战“疫”的作品,声援战“疫”。
在周敏教授看来,发挥专业特长,用有温度的作品传递平凡人可贵的抗疫精神,这是作为教师应该做的。以战“疫”为创意主题,组织动员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以赛代练,践行学校产学研合作理念,希望学生用最真挚的情感和高质量的原创作品凝聚人心,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广财人的一份力量。
周敏教授指导学生作品部分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