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一琢一磨,万象尽罗

发布者:张桦钰发布时间:2021-09-05浏览次数:138


01

活动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保护好、利用好非遗对于中华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挖掘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探索市级非遗——印章镌刻技艺与“如意”章背后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意义,2021年暑假,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细琢如意”三下乡实践团队来到了广东省汕头市,通过线上学习和调研宣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以潮汕“如意”章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02

活动信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调研对象:潮汕“如意”章

潮汕侨批中的“如意”章出自于始于西汉的印章镌刻技艺,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技艺兼有书法艺术和刀法技艺,是汉字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蕴含丰富的人文历史和技艺传承的脉络,加上采用名贵的材料镌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和收藏价值。

常常出现在侨批的信封与信笺右上角的“如意”章不仅给予了收信人吉祥如意的祝福,还起迎首压角、防伪、信物、印证的作用,甚至在盖法上有时还会隐藏一些小细节,只有相互约定好的写批人和收批人才能知道其中的奥秘。

  

“如意”章介绍视频


03

团队介绍




细琢如意队的三位成员来自广东财经大学2019级的人文与传播学院与人力资源学院,成员们意在利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团结协作完成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以提升自身的课外实践能力和调研水平。


04

活动过程

线下·品文化·思现状


7月27日下午1点,“细琢如意”队到达汕头金平区的汕头市文化馆。


利用文化馆一楼大厅的一体机对 “如意章”相关知识和文化馆开展的相关活动进行学习了解。

随后,团队参观了汕头市非遗文化创意产业孵化中心,对中心的创意产业现状进行观察。孵化中心中文创产品多样,各具特色,但少见与“如意”章相关的文创产品,团队据此对“如意”章的创意产业孵化展开了讨论,对于文创发展有了不少新的感触。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参观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中,团队通过对馆内展品的参观和工作人员的讲解,对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如意”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团队了解了馆内其他游客关于汕头市非遗的态度,游客表示:面对有时间限制和实践性强的非遗活动,他们非常有意愿在活动时间到线下实地体验,参与到精彩的活动中去,这很有意义。







在对馆内工作人员进行采访后,团队受工作人员指引到达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馆。遗憾的是,该馆正在修整,需要闭馆一段时间。因此,团队决定采用预先准备的线上资源代替线下这一部分的学习。


线上·学习非遗·细识如意

7月28日,团队成员在线上学习与本次活动主题相关的内容。通过线上资源,团队成员观看了汕头市文化馆副馆长陈少冰和印章镌刻技艺非遗传承人丁明的视频讲解,深入了解汕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潮汕“如意”章的概况,欣赏各式的印章作品,了解其发展历程、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同时,团队成员自行准备简单的材料工具,亲自尝试镌刻印章,感悟非遗文化。


同时,为调查潮汕年轻人对潮汕“如意”章的了解程度及宣传相关知识,在线上,团队在关于“如意”章认识方面开展了问卷调查,并附带潮汕“如意”章的相关知识,向填写问卷的受访者宣传基础的“如意章”知识。在问卷信息收集截止后,团队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05

心得体会

小小的一枚印章记录了一代人在外奋斗之艰辛和对远方亲人之思念,印刻下深厚的华侨文化和汕头故事。如今,随着科技发展,曾经在潮汕地区乃至海外风靡一时的侨批与“如意”章渐渐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印章的手工镌刻也逐渐被机器所代替。

尽管如此,团队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加强镌刻技艺教学传承、发展“如意”章创意产业、讲述“如意”章故事、挖掘非遗文化新时代功能等方式,利用潮汕非遗文化资源,让非遗的保护传承与文创产业的发展互为促进、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在把握好文创产品收藏价值的同时,还要注重其实用价值,避免束之高阁的结局。团队相信曾经为华侨文化增添靓丽色彩的“如意”章等非遗文化在新时代依然能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