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实况】农村垃圾去哪了——人文学院“红黄蓝绿”三下乡团队社会调研

发布者:黄程灿发布时间:2019-07-31浏览次数:83

201979日到712日,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红黄蓝绿三下乡团队前往三水区西南街道木棉村进行洁净乡村之垃圾分类与处理的调研。

 

在这四天的调研时间里,团队成员分别走访了木棉村的左田村、莘庄村、大望岗村等村落,并到木棉村的垃圾处理中心进行考察。通过本次调研,团队基本掌握了木棉村垃圾处理的经验与不足之处,对日后的分析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

 

木棉村

木棉村位于三水区西南街道西北部,辖下有11条自然村,东面毗邻云东海街道,南与大塱山村委会相连,西邻西江,北与四会市相接。其中,大望岗村和黄竹坑村还被评为全国文明村落。该村在垃圾处理工作方面取得过不错的成绩,团队选择此处进行调研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


 



初次前往



 

盛夏时节的木棉村,烈日炎炎,蝉音聒噪。79日一大早,人文与传播学院红黄蓝绿三下乡团队便从学校西门驱车前往西南街道木棉村下的大望岗村走访调查。一下车,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色和洁净的道路。每家每户门前都有一个分类垃圾桶,每几十米又有大的垃圾收集桶,小小的村子还分布着两个垃圾屋,每天有环卫工人定时清理村内垃圾。

 

一整个上午,团队成员或采访了在树下乘凉的老爷爷老奶奶,或采访了在街上奔跑游玩的初一学生,或采访了大望岗村的主要负责人等,问卷与采访结合,对大望岗村的垃圾处理的村收镇运区处理系统有了初步的认识。

 



深入了解



 

10号上午,总结前一天的收获和知识,队员们顶着烈日暴晒,启程前往木棉村的垃圾处理中转站和垃圾处理压缩站。初探中转站,成堆的垃圾的异味在闷热的环境中愈加蔓延,但工作人员辛劳分类和消毒处理的身影一直忙碌不停。在工作人员休息的间隙,团队成员仔细询问相关垃圾处理工作,而工作人员也细心地回答我们所提出来的问题。

 

 

下午,顺着处理系统线,成员们迫不及待地前往垃圾压缩站继续调研。经过与站内负责人孙经理的一番采访和介绍,成员们对垃圾压缩治理的流程更加明晰了。分拣-压缩-入箱-转运-填埋、处理过程中隔绝雨水、消毒排臭等等。而谈到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形势,孙经理亦给出了自己的见解。技术的待升级,观念和素质教育的普及率、人力物力和土地资源的限制等都是垃圾分类和治理面临的难题。

 



再次相逢



 

 

第三天上午,团队成员一齐前往木棉村村民委员会处和临近的黄竹坑村进行走访调查。一到村委会服务中心,我们便受到了村委会主要负责人的热烈欢迎。之后,一行人便上到二楼的会议室进行座谈访问。负责接待我们的村委书记热情又和蔼,对我们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设特色、建设效果、政策支持和响应和建设阻力等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很认真全面的回答。而我们也认真地做着笔记,生怕遗漏一些要点。结束访问后,我们走访黄竹坑村发现,这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建设、农业休闲的生活方式、洁净乡村洁净公厕建设效果明显。

 

第四天傍晚,团队成员兵分两路,分别前往左田村和莘庄村进行问卷调查。两个自然村都以老人长居较多,村里的主要收入来源于鱼塘养殖。村民集资建设了两到三个垃圾屋。在左田村,团队成员对在树下乘凉,在家门口唠嗑的叔叔阿姨等进行问卷调查。叔叔阿姨对我们的调研工作都相当支持,对我们的调查问卷也都很仔细回答勾选。他们的热情与配合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调研过程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左田村和莘庄村的垃圾桶分布和村容洁净情况与大望岗和黄竹坑村有一定的差距。其中左田村工厂和外来工人口较多,工业垃圾和一些生活垃圾存在乱扔乱堆情况,外来人口较多,治理起来不太容易。村民的环保和垃圾分类意识也比较浅,洁净乡村的建设仍需参考先进示范村的积极效果继续改进。

 



结束

 

 

晚上八点,团队成员在学校西门外集合,大家对这四天的调研工作都很满意,收获颇丰。通过调研,我们不仅发掘和记录了政策实施使村容村貌一帧帧地变化的情况,也体验了理论在现实的土壤中发芽、探寻和慢慢生长壮大的过程。至此,红黄蓝绿三下乡调研团队便圆满告一段落,农村生活垃圾去哪了?你们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