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将竭诚为世界奉献一届奥运盛会。”虎年之初,我们以冰雪为媒,共赴冬奥之约。虽然南国学子难以一览“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但是华夏儿女无论身处何方,都时时刻刻关注着这一场视听盛宴。冬奥赛事还在紧张地进行中,广州多所高校的学子纷纷写下心中所思所想,引发别开生面的冬奥热潮。
本期评论指导老师: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导 张步中
以“中国风”引领“世界潮”
奥林匹克之光再次闪耀千年古都,精彩、非凡、卓越的北京冬奥盛会正在华丽上演,吸引着全球目光。精彩的体育竞技之外,诸多点滴细节,都在向世界讲述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述说着可亲可爱的中国故事。
洪荒岁月的炉火明灭,时代巨变的波澜不惊,最终都不着痕迹地投射在文化底蕴上,北京冬奥会不仅仅是一场国际赛事,更是中华文化面向世界的缩影。我们犹记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的盛状,而今年的开幕式更是不负众望,展现了一场恢弘壮丽的视听盛宴。
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光影流转,到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的蜿蜒灵动;在吉祥物上,国宝大熊猫与传统红灯笼华丽转身,萌萌哒的“冰墩墩”“雪容融”成为人人喜爱的“网红”……这些独具特色的中国元素,不仅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靓丽名片,更擦亮了文化自信的底色。
在北京冬奥会上,冲刺、突破、圆梦,五环旗下的运动员们将“精彩”的定义一次又一次推向新高度。无论是“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一众老将证明着自己宝刀未老;还是“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18岁的谷爱凌、17岁的苏翊鸣这些年轻运动员的代表大放异彩,皆为鲜明写照。
青春气贯长虹,勇锐盖过怯弱,进取压倒苟安,奋斗写在每一代中国青年的奋斗基因里。
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瞻望未来,我们坚信,借奥运“冬”风,展中国风采,一个自信、开放、奋进的中国定能以“中国风”引领“世界潮”!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夏露)
志愿青年共筑“双奥之城”
“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往上走,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鲁迅先生对中国青年的期望在冬奥赛场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据公开数据,有近两万名志愿者投入到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志愿服务中,而冬奥会志愿者报名人数超过百万,青年、学生占了极大比重,这体现了当代年轻人的奉献意识,一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中国特色的利他精神。志愿者们要在开幕式上不停歇地跳动两个小时、要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引导服务、信息技术保障、要维持偌大场馆的秩序……他们以灿烂的微笑、热情的回应、勤勉的服务向世界传播和平与友善,展示中国青年最美的风采。
冬奥志愿者也得到了各国运动员的热烈回应,开幕式时场内志愿者响亮的“Welcome to China!”让许多运动员印象深刻,展现了作为东道主的热情好客。志愿者们铭记自己是冬奥的一块砖,一项又一项任务紧锣密鼓,他们互帮互助,即使直面新冠挑战与料峭寒风,仍然带着最温暖的笑容完成最艰巨的任务。风雪掩不住他们坚守的身影,寒风吹不灭他们真挚的热情。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前主席罗格曾这样评价志愿者:“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他们助力中国奥运梦;14年后,在北京2022冬奥会上,中国青年志愿者用热情燃烧雪花,将温暖凝聚你我,携手世界各方好友,共筑北京“双奥之城”,一起向未来!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陶艺)
勇于突破 从零到一
“突破”二字,似乎总与“运动”结伴而行。冬奥会一个“冷门”项目——钢架雪车,中国队悄然夺得了一块铜牌。相较于其它夺金的项目,钢架雪车的成绩似乎并不理想。但这块铜牌更大的意义在于两个字:突破,又或者说“从零到一”。
1到100很难,但有时候从0到1更加可贵。在没有任何成绩的“零”面前,挑战者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路上的艰难,更是路上的未知。没有足够的经验、没有前人的教训,一系列的未知都使得这种突破是具备开拓性的,需要挑战者拥有更多的勇气与坚定。也因此,这份承载了更多开拓精神的突破显得更加可贵。
作为成立仅6年左右的钢架雪车国家队,站上冬奥会的舞台去与其它国家资深的运动员们竞争无疑是充满挑战性的。但他们并未展现出一丝一毫的颓势:赛前在赛道上进行几百次的掐表滑行、多处淤青仍旧咬牙训练、滑行时内心紧张却也坚定前行……
没有经验,那我便不断训练来获得经验;没有路灯,那我便燃起路灯;没有“前人”,那我便去成为开拓者。这是运动健儿们的勇于突破的精神,也是我们应学习和弘扬的开拓精神。我们也应当不被“零”的未知所桎梏,坚定向着“一”冲刺,在磕磕绊绊的道路上“撞”出一份坚韧与担当。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施泽林)
她很好我也很棒
谷爱凌夺得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后,关于她的话题热度持续高涨。除了对其表达称赞、祝贺与喜爱,网上有如“关于我和天才的区别在于:我们有着同样的年龄,而我只能感叹一句真牛!”的有趣自嘲,还有类似于“为何普通人成为不了谷爱凌”的涉及家庭背景、教育历程等方面的严肃剖析。不难看出,这些都带着些许比较的意味。
谷爱凌夺冠最大的意义不应是让我们看到人与人的差距后感到自卑无力,而是向我们证明了另一种可能性。我们看到她作为运动员打破人类极限天花板的英姿,也看到了她作为女性呈现出的丰富形象。她带给我们更多的是自信、勇敢、从容,如火般发光发热的运动员精神和力量。
正如她所说:“我觉得我的目标就是去突破界限、打破目标。我是一个非常真实的人,我想和其他人像朋友一样相处,所以希望通过这些纪录和金牌,让更多的女孩们觉得她们也可以。”我们需要“她很好,我也很棒”的心态去看待谷爱凌的成功,我们赞扬她,但无需成为她。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王潇冰)
枝桠坚实所以雄鹰翱翔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默默付出,是中国冬奥健儿最坚实的后背。
短道速滑赛场上令无数中国人动容的是武大靖与任子威之间的相互支持。四年前的平昌冬奥会,任子威对武大靖说“你放心,我全力帮你” 。他是武大靖的后背,助他登上短道速滑500米的冠军领奖台。在今年短道速滑男子1000米决赛中,武大靖体力不支,碰任子威的手示意他“走”,同时抢到第二的位置帮任子威卡住后面的对手,做任子威最有力的后背,助他夺冠。
初上冬奥赛场的苏翊鸣,凭借绝对实力和无与伦比的表现征服所有人,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冬奥金牌获得者。当他获得单板滑雪男子大跳台冠军受访时,哽咽道:“谢谢我的父母,我的教练,我的祖国!”备战期间,父母给予他陪伴,教练给予他指导,祖国给予他支持,在这些强力后背的支撑下,苏翊鸣打破了自己的纪录,也打破了世界的纪录。
冠军这个头衔太过耀眼,散发的光芒掩盖了背后默默付出的人。但我们要时刻记得:枝桠坚实,所以雄鹰翱翔,冬奥健儿背后默默付出的伟大身影,也值得我们铭记和学习。很幸运的是这些无私奉献的后背正在慢慢被看见、被认可、被感恩、被赞赏。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李铟怡)
放弃不难 坚持很酷
多少人在岁月面前缴械投降,她却比岁月更加坚强。当看到徐梦桃拿下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金牌时,我感到十分激动与骄傲;当得知她已是征战四届奥运的老将时,我心里更多的是敬佩。
十年磨一剑,这份荣耀来之不易。在追梦的道路上,为完成动作,徐梦桃曾在6层楼高度的跳台训练,并跳入冰水中。因为常年训练,她早已伤病缠身,先后经历了四次膝盖手术,一双膝盖伤痕累累。在这样的情况下,她也从未停止过拼搏。热爱冰雪运动,带着拼“金”的信念,坚持不懈地追梦,她把青春都献给了这项运动。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四次征战冬奥会,徐梦桃终于收获了首枚冬奥会金牌,这是对她16年职业生涯最好的回答。
在冬奥会的赛场上,既有00后的新星冉冉升起,又有30岁的老将屹立不倒。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梦想,肯坚持,努力总会收获成果。
这一幕幕精彩时刻,也印证了中国冰雪运动一直在突破。从1980年普莱西德湖启航,到2022年成为冬奥会举办国,42年时光,让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中国。这背后,离不开一代代中国健儿们的努力,他们让中国故事更精彩更有份量。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张倩琳)
天赋不可复制 精神可以共存
元宵佳节,两位00后选手苏翊鸣、谷爱凌勇夺金银牌的新闻再次燃爆全网,他们实力诠释了新一代的青年榜样。在令人惊叹的成绩背后,热爱、心态与努力成为了两位天才少年的关键词。
因为兴趣而与滑雪结缘,使他们在年仅三四岁时便怀揣着一颗滑雪梦。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从兴趣到热爱再到坚持,是不断认知自己的过程,也是认知人生的过程。
心态的调整同样也是众人关注的焦点。两位选手顶住压力完成超高难度动作后,在许多观众直呼“紧张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谷爱凌却能吃着“韭菜盒子”轻松地等待评委打分,让众人羡慕其“大心脏”。年纪轻轻却拥有强大的定力,这不仅是战术,更是战略。
回看两人以前接受的采访,都不约而同地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获奖作为自己的最大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指引,再配合上超强的执行力,这就使努力成为了本能,挑战自己成为常规动作。也就是说,当目标与实力相匹配时,才能让幸运不负期待。
后生可畏,未来可期。苏翊鸣与谷爱凌用自己的行动为年轻一代树立起更健康、更自信、更勇敢的青春榜样,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出发吧!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梁咏诗)
体育精神是最耀眼的奖牌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代表着不同国家的雪花汇聚在一起,托举着火炬缓缓升起。在冬奥赛场上,我们看到奥运会不仅有激烈的竞争与拼搏,也有温暖人心的鼓励,使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得到体现,而我认为最耀眼的是三块体育精神的奖牌。
奖牌一,是永不放弃。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我国运动员徐梦桃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获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第六名;2014年索契冬奥会,她因失误遗憾获得银牌;2018年平昌冬奥会,她泪洒赛场名列第九;北京冬奥会她第四次踏上赛场,三跳夺金,圆梦赛场!
奖牌二,是团结与友爱。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谷爱凌在完成了超高难度动作成功夺冠后,去安慰出现失误的对手泰丝•勒德,赞扬她的优秀表现;在队友杨硕瑞坚持带伤参加比赛结束后,谷爱凌上前给了她一个拥抱,让队友感受到温暖;冰壶比赛结束后,对垒的中美运动员互相鼓舞,互赠礼品……
奖牌三,是自强不息。德国选手佩希施泰因49岁依旧在本届冬奥会的舞台上展现风采;马耳他历史上第一个参加冬奥会的运动员珍妮丝•斯皮特里,为了省钱训练吃住都在房车里,经常独自一人开车去比赛。
我们从小到大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社会像个万花筒总也看不明白,很多人只是亦步亦趋按照周围人的模式去生活。看着年轻的奥运健儿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一直努力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给自己定下目标,然后一步一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奋斗。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 杨仕杰 孙漫洁)
人生怎能不“超越”
竞技体育是灿烂的也是残酷的,充满着激情与超越。北京冬奥运赛场上,我们既能看到运动员奋斗拼搏登上领奖台意气风发的模样,也见证了意外发生运动员失意落寞泪洒冰场的瞬间。
谷爱凌在女子自由式大跳台比赛中完成前两跳时已经锁定了一枚奖牌,第三跳偏轴转体1620度是从未在赛场上完成过的动作,她选择了挑战自己的极限,从起跳到完美落地,展现给全世界观众的是超越自我的精神。
花样滑冰男单比赛中,蝉联两届冬奥会冠军的日本选手羽生结弦本来可以完美谢幕,风光离场,可是他偏偏选择了挑战4A超高难度动作,两次摔倒,仍气质凛然,场面令人动容。
每一次坚持不懈,每一个小小进步都是超越。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四朝元老徐梦桃终于圆梦北京。31岁的她经历了四次膝部手术,切除了70%的半月板!她迎着所有的挫折,成为真正的勇士,体现了伟大的超越精神。
奥运选手们,谢谢你们的坚持和超越,你们的举动让我们感受到人类共同追求的奥林匹克精神!让我们立志跳出舒适圈去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拿到属于自己的“金牌”!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 莫澎云 谭舒婷 周莹)
冬奥会的“最美名片”
我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上不断创造好成绩,刷新记录,展现了中国青年敢拼、敢闯的精神。
在赛场下,还有一群默默地为冬奥会保驾护航,承担各项服务的冬奥会志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地区,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在校的大学生,还有刚刚结婚的新婚夫妇。根据我国冰雪运动基础相对薄弱、冰雪运动志愿服务经验相对不足的现实,冬奥会组委会为志愿者们设置了系列培训课程,涵盖冬奥会历史、岗位技能、冰雪运动常识、防寒防冻知识等内容,正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北京冬奥会才能为来自全球91个国家的运动员展现东道主的热情和提供专业细致的服务,他们不仅仅是志愿者,也是冬奥会的“最美名片”。
北京冬奥会上首次出现了氢气汽车、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厨房以及新冠肺炎智能监测系统等新科技产品,彰显着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一日千里的进步,这是冬奥会的另一张“最美名片”。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 梁汉深)
(广州青年报2022年2月17日报道,链接http://www.gzyouthnews.org.cn/view/7484)
(人民日报2022年2月18日报道,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rmh26699850/rmh26699850)
(新华网2022年2月18日报道,链接:<span https://my-h5news.app.xinhuanet.com/xhh-pc/article/?id=2ff2f947-e5f3-430b-8f4b-c9a57ba6f80e×tamp=67054)
(南方+2022年2月18日报道,链接:<span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2/18/c6233612.html?from=weChatMessage&colID=20225&appversion=8510&firstColID=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