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赴港澳高校交流学习成果汇报会

发布者:区健求发布时间:2024-12-24浏览次数:12

2024年12月17日,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于佛山校区同心楼101会议室举办赴港澳高校交流学习成果汇报会。出席本次汇报会的嘉宾有: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传瑜、学院副院长文远竹、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许峰、网络传播系青年教师王烯、2023级辅导员黄少芬、2023级辅导员亢歌恬、2024级辅导员周明郎。


图片
图片


文院长首先分享了他带领同学们赴各地交流的过往经历,并强调这些都是很宝贵的实践实习的经历,建议同学们在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要注重行万里路。文院长谈到,本次活动也有利于加强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文化交流,增强港澳青年一代对中华文化和岭南文化的认同。最后,文院长对本次成果汇报会展示表达了期待。


图片


第一组是“澳门街头手绘文化艺术研究小组”,由吴奕琳同学作为代表进行汇报。吴奕琳同学从调研主题和过程、调研实践成果和实践心得分享三个方面进行了本次汇报。调研期间,小组成员们在澳门街头寻找街头彩绘、对彩绘进行深入了解并逐步展开采访。接着,陈亦琳同学以视频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本次调研的实践成果。最后,向大家分享了本次交流学习经历的一些心得体会。


图片


第二组成员选择了“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澳门本土文化融合”的研究方向,由郑浩男同学作为代表进行分享。他们以美食文化为切口,探索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澳门本土文化的融合发展。在本次汇报会中,他们分享了自己的调研过程与步骤,《寻味澳门》这一纪录片浓缩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最后,他们对本次调研内容进行了总结。


图片


第三组成员对“澳门公共空间转型”进行了深入研究,由邱彦远同学作为代表进行汇报。邱彦远同学从研学背景与目的、调研地点与发展、研学收获感悟、总结与建议四个方面进行了本次汇报。在调研期间,本组同学深入了解澳门城市空间规划以及其面临的问题,去到许多知名地点进行实地考察,最终在本次调研活动中收获众多城市空间管理规划知识,也对澳门公共文化空间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方案。


图片


王烯老师从澳门的天气谈起,坦言本次研学之旅与澳门多变的天气一样,有顺境也有逆境。奔赴澳门调研的三个小组都在有限的时间内努力挖掘、探索、总结澳门经验。第一小组的街头手绘与当代青年文化紧密相关,不仅增加了宣传手段,也创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第二小组以美食为切入口,调研文化融汇,聚焦于味觉,助力当下老字号的传承与发展。第三小组聚焦公共文化服务,提出澳门有不少公共设施建设值得内地借鉴。接着王老师谈到,大湾区的发展浪潮不断推进,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阅读写作和表达中来,也希望将来能够带领更多同学在读万里书的同时行万里路。


随着“香港行”视频的播放,这座现代与传统巧妙融于一身的“东方之珠”在学生们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向众人走来。


图片


第一组是香港小组“香港媒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报道与传播策略研究”的汇报。该小组从大公报、文汇报两大综合型报纸入手,分析香港媒体传统文化报道的优劣与相应的优化措施。汇报人表示,香港传统媒体具有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深度多元等优势,但缺乏年轻受众是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她认为创新是香港媒体改革的钥匙。通过潮流文化对接等对应措施,香港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发展未来可期。


图片


紧接着,第二组成员聚焦于香港年轻一代,进行“香港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调研”汇报。香港因其中西文化交汇的特殊地位,对青少年文化教育问题不可忽视。该小组采用实地观察、访谈法、调查问卷三种研究方法,深入考察香港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态度。他们提出,“三下乡”实践活动发展成熟、意义深远,希望吸纳更多香港学生积极参与该活动。


图片



 针对文化创意产业,第三组进行“香港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研究”汇报。该小组以香港的故宫文创为引,致力于挖掘这座联通京港、沟通民心的“宝藏库”,展现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兴兴向荣之势。应对香港文创产业面临的挑战,汇报人认为,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陆港两地和谐是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


图片


第四组选择了接地气的“粤语歌曲”作为议题,进行“粤语歌曲在香港年轻一代中的接受度与推广政策”汇报。说到粤语歌曲,听众们议论纷纷、兴致高涨。该小组首先肯定了粤语歌曲的重要地位;面对粤语歌曲青黄不接的问题,他们表示要构建粤语人才梯队、平衡粤语歌曲商业与艺术价值、利用新媒体营销粤语歌曲等针对策略。他们还运用深度访谈、数据分析两大调查方式,充分了解香港年轻一代对粤语歌曲的看法。


图片


  最后一组是关于“香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的汇报。汇报人提出,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年轻一代义不容辞。该小组以多个例子印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力,对当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的重要作用表示肯定。同时,她们相信香港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一员,对香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改造、创新性发展充满期待与展望。


图片


“用双脚丈量土地。”许峰老师铿锵有力的话语打动了在场所有听众。许老师表示,本次赴香港高校交流学习活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港澳和内地高校的联系日益密切,港澳和内地的学生们也有了更多机会参与文化交流与社会实践活动。因此,许老师鼓励同学们珍惜机会、积极把握机遇。同时,许老师要求学生应放下电子产品,积极参与实践,深刻思考,主动交流,体验现实生活,才能真正体现青年一代的价值。“不只用眼睛看,还要亲自去感受。”许老师一语惊醒梦中人,激励着学生们努力向前。“心怀梦想,建功湾区”是许老师对同学们的期望。许老师鼓励同学们要心怀梦想,心中有目标,仰望星空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地努力,在不同领域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做出贡献。

随后,现场播放“惠州行”视频。在张传瑜副书记带领下,我院师生赴惠州进行调研学习,一览惠州风光,感受粤韵风华,在游学中收获良多。


图片


最后,张传瑜副书记做本次交流会的总结。他首先肯定了赴港澳学习老师同学们的辛苦付出以及研究成果。本次学习成果的汇报凝结了老师同学们从策划组织、深入调研以及后期总结归纳的心血。本次港澳之行不仅让赴港澳交流学习的同学们受益匪浅,成果汇报会现场的观众们也收益颇丰。接着,书记向同学们介绍了“同心圆”活动:以赴港澳地区交流调研活动、港澳台学生在广东省内进行调研、港澳台学生与内地学生一同前往外省进行调研三种形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调查研究。书记表示,外出交流学习调研不仅可以学习新知,拓宽视野,也可以更好地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因此他鼓励大家“走出去”,踊跃参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实践学习活动。

至此,本次赴港澳高校交流学习成果汇报会圆满结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