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诗心与诗眼:古典诗词鉴赏与讲解方法例谈

发布者:干熙发布时间:2025-09-17浏览次数:10

诗心与诗眼:古典诗词鉴赏与讲解方法例谈

      为深入推进第二十八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的活动导向,帮助学生深入挖掘古典诗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途径,9月16日下午,由广东财经大学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和广财大普通话水平测试站承办的“诗心与诗眼:古典诗词鉴赏与讲解方法例谈”主题讲座在广州校区乐学楼107会议室圆满举行。本次讲座线上线下同时进行。讲座特别邀请荣获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中获国赛大学教师组一等奖、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广东省语言文字(语言表演艺术类)专家邬志伟教授主讲。本次讲座由广财大普通话测试站主任张博主持,李立林副教授、胡玉兰副教授与人文学院学生共同参与。

      讲座伊始,张博主任先为大家介绍本次讲座的主题,希望同学们通过邬志伟教授的专业指导,掌握鉴赏和讲解古诗词的方法,了解大赛规则,为以后参与“诗教中国” 诗词讲解大赛做好充分准备。随后,邬志伟教授在现场为同学们播放她的获奖视频,亲切地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并提到了叶嘉莹先生的“兴发感动”说。她讲解道,“兴”是感物动心,“发”是形之于诗,“感动”即打动读者,诗歌是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一次超越时空的生命对话,讲解诗词最终是为了传递那份穿越时空的感动。期间,邬教授还阐释了“诗教中国”大赛的核心主旨,并分享了自身参与赛事的经历与感悟。

在谈到深度鉴赏诗词的方面,邬志伟教授提出要挖掘古典诗词之美和找准鉴赏的路径。她以《春江花月夜》《天净沙·秋思》《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芙蓉楼送辛渐》为例,带领同学们一起探讨古诗词中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和品格之美;之后她又以《声声慢》《枫桥夜泊》《临安春雨初霁》为例,指出找到诗心和诗眼才是鉴赏古诗词的关键。

在谈到如何讲解诗词方面,邬志伟教授说,选择古诗词时,首先要确定好选题和立意,讲解诗词的结构要清晰,语言表达要准确,肢体动作要具有亲和力,要设计互动增强观众的参与感,以PPT和视频作为辅助。她细心地为同学们讲解诗教中国比赛的评分标准,分析常见失分点,帮助大家更加充分地备赛。

在最后的互动与提问环节上,邬志伟教授与出席老师针对比赛选题、诗词分析、情感把握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面对同学们提出的备赛困惑与鉴赏难点,她逐一进行细致解答,现场氛围活跃融洽。

广东财经大学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张博主任

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

李立林副教授

人文与传播学院(网络传播学院、出版学院)

胡玉兰副教授

      本次讲座既为广财学子参与“诗教中国” 诗词讲解大赛打下了良好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深化了同学们对古典诗词文化价值的认知,为校园文化建设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